“营收四连降、新业务巨亏,经销商数量猛增却难挡收入下滑,曾经的肉制品巨头双汇发展,为何陷入如今的经营困局?”
双汇发展,这个在中国肉制品行业响当当的名字,如今正陷入发展的泥沼。近日,双汇发展发布的2024年业绩报告,再次给关注它的投资者和消费者泼了一盆冷水——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延续下滑态势,曾经的行业巨头,究竟为何走到这一步?
2024年,双汇发展实现营收597.2亿元,同比下降0.64%;归母净利润49.89亿元,同比下降1.26%。自2021年起,其营收已连续四年同比下滑。2025年一季度,情况也未好转,营收143亿元,同比下降0.09%;归母净利润11.37亿元,同比下降10.58%。公司将业绩下滑归咎于包装肉制品、生鲜猪产品销量下降,以及禽产品价格低位运行等因素。遥想2020年,受猪价大幅上涨影响,双汇发展业绩达到高点,营收高达739.4亿元,此后却一路下滑,即便2024年猪价反弹,也未能扭转颓势,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。
作为双汇发展的两大主营业务,生鲜猪产品和包装肉制品的表现直接影响着公司业绩。生鲜猪产品贡献收入近五成,2024年该业务营收303.3亿元,同比减少2.06%,毛利率从2022年的10.2%下滑至4.58%,近乎“腰斩”,主营利润13.89亿元,同比减少21.26%。包装肉制品业务营收247.9亿元,同比减少6.16%,虽因成本下降,毛利率从31.66%增至35.67%,主营利润同比提升5.73%至88.42亿元,但两项业务合计营收仍同比减少了3.94%,主营业务的压力不言而喻。
面对主营业务的颓势,双汇发展早早开始寻求“第二增长曲线”,拓展了生猪养殖、肉鸡产业化等新业务。2020年,公司通过定增募集近70亿元用于相关项目建设,且项目均在2023年8月前结项。然而,2024年财报显示,肉鸡产业化项目、生猪养殖项目、生猪屠宰及调理制品技术改造项目均处于亏损状态,净利润分别亏损3.08亿元、7229.3万元、584.93万元。肉鸡产业化项目因行业供应量大、市场消费不及预期,价格低位运行;生猪养殖项目则因处于运营初期、产能利用低等原因陷入亏损。虽然其他业务营收保持增长,2024年营收99.6亿元,同比增长10.44%,主营利润同比大增255.12%,但毛利率仅有3.07%,与2022年高点时期的26.88%相比,下降近九成,新业务盈利能力薄弱,难以扭转整体业绩。
在销售渠道方面,双汇发展的困境同样明显。线下以经销商代理为主,截至2024年12月末,经销商数量达21282家,较年初净增3522家,增幅19.83%,2023年也有18.22%的同比增长。但经销商数量的激增并未带来收入的增长,2024年代理销售渠道营收451.81亿元,同比下降2.5%,单个经销商贡献的平均销售额显著下滑。直接销售模式主要通过线.23%,但毛利率仅有4.55%,远低于代理销售渠道,对公司主营利润的贡献占比仅为6.2%。
曾经的肉制品行业龙头双汇发展,如今在主营业务承压、新业务亏损、销售渠道困境的多重夹击下,前路充满挑战。未来,双汇发展将如何破局?是继续深耕现有业务,还是寻找新的增长点?我们拭目以待。
(注意:文中主要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告,部分观点来源于证券之星等权威媒体。文中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。)








